• 浙江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坐落于杭州市南山路西子湖畔,毗邻万松岭,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拥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个,其中恒温恒湿展厅6个,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库房区面积3000平方米。另有中央大厅、天光长廊、国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鉴赏厅、贵宾室、美术图书文献中心、儿童美术天地、美术书店、美术材料用品商店、咖啡吧等多种配套设施。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承担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的展览、陈列、征集、收藏,并利用美术和美术馆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和公共文化服务。

    浙江美术馆2009年8月正式向公众开放,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重在当代、兼顾历史,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立馆方向和“公共性、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宗旨,以“中国风”作为自己的风格追求,成功举办了“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大展”“神州国光——黄宾虹艺术展”“米罗作品展”、“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等一大批优秀展览,并围绕浙江近现代美术史展开一系列学术研究计划,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2009年,成为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首批会员馆,2011年,成为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协会成员馆。2015年,成为国家重点美术馆。

    目前,浙江美术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50个左右,公共教育活动近300场次,已成为大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浙江美术馆,观众不仅可以免费看展,还可以听讲座、看话剧、参加教育工作坊、欣赏艺术电影、和艺术家一起创作艺术作品,免费参与各类公共教育项目,尽享公益性文化机构所提供的高品质艺术生活。

    浙江美术馆重点收藏和展览反映浙江美术发展历程,特别是近现代浙江籍和在浙江有重要美术活动的美术家作品、文物、文献。早在2004年底,浙江美术馆的藏品征集在美术馆工程建设之初就已启动。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浙江美术馆藏品建设,专门成立美术藏品征集管委会,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藏品征集专项资金,制定出台《浙江省美术藏品征集管理办法》,为美术馆藏品征集提供了经费、机构和制度的保证。几年来,浙江美术馆的藏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采取捐赠奖励、协商征购、组织创作活动、拍卖购买、寄存代管等多种征集手段,多渠道征集藏品,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征集收藏体系,藏品逐年增加,成果累累,目前已拥有近2万件不同种类的美术藏品。

    作为一座年轻的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正逐步建立起反映当代美术发展水平和浙江美术大省建设的美术藏品、展览陈列、学术研究、审美教育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成为传播人类文明,弘扬先进文化、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和全国重要的美术场馆。

摸清家底,活化典藏——全省美术馆藏品的一次大检阅

文/浙江美术馆  陈  纬

开展美术馆藏品普查,有利于保障国家文化财产安全,充分发挥美术馆藏品价值和作用,对于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美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浙江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全省美术藏品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经全省27家参加普查的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共同努力,于2016年11月完成普查任务,共计普查藏品数量94889件。通过普查得以摸清我省美术馆藏品的确切情况,对全省的美术资源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大梳理,摸清了家底,为实现国家美术藏品的动态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藏品资源的社会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总结全省美术馆藏品普查的成果,检阅全省美术馆藏品建设的风采,浙江省文化厅于2017年1月5日—2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全省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馆藏精品展。这是我省各美术馆 “镇馆之宝”的集体亮相,是新春佳节奉献给广大民众最为靓丽的文化大餐!

本文试选各美术馆部分馆藏精品作一推介,以飧读者。

任伯年  国画  行令酒拳渔家乐  浙江美术馆藏

纸本 设色  高134厘米 宽66厘米

任伯年(1840-1896)是清末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物画线条勾勒极其纯熟、功力深厚。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形象生动,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他的人物画特点是贴近市民阶层,此作画的是一群渔夫在秋天闲暇时划拳喝酒的情景,人物动态表情生动传神,尤其是划拳人的手势,极为生动准确,这些动态都是从生活中观察而来的。此作为旅美著名艺术家刘墉夫妇于2016年11月捐赠给浙江美术馆,应属任伯年早期精品。

陈之佛  国画  迎春图  浙江美术馆藏

纸本 设色  1946年 高28厘米 宽40.5厘米

这件作品是1946年吴冠中结婚和朱碧琴结婚时,陈之佛(1896—1962)作为贺礼的作品,与另一件林风眠赠送的作品被吴冠中称之为“结婚证书”。2009年底吴冠中将此件作品连同其他的作品与藏品捐赠给了浙江美术馆。这件作品是陈之佛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的佳作,温馨的画面洋溢着浓浓的情意,这里面包涵着师生之情,包涵着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林风眠  彩墨  风景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纸本 设色 1980年代  高68厘米 宽68厘米

林风眠(1900——1991)是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他倡导新艺术运动,致力于中国画创新,独创出一种富于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而又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此幅作品《风景》体现了林风眠晚年创作的典型风格。描绘秋天的河岸、平原、丘陵和村庄,笔法灵动奔放,以光色水墨化解决了光、色、墨统一关系,浑然一体。意境与传统绘画一脉相承,中西绘画在他的笔下显得和谐统一。

潘天寿  国画  欲雪图  潘天寿纪念馆藏

纸本 设色 1962年 高67厘米,宽57.9厘米

潘天寿是(1897—1971)二十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大师,他的指画也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欲雪图轴》作于1962年秋,是一幅在熟宣纸上作的指墨画作品。熟纸水墨虽不易渗化,但此作仍使人感到笔墨上的丰富变化,表现了其超凡的水墨驾驭能力。为了增强岩石墨线的变化,作者用短线接续而成,又在线上加点以使墨色丰富。小鸟的腹与背也以墨色的丰富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质感;石块与小草略施淡色,使画面清新脱俗。小鸟缩着脖子,点出天寒欲雪之意。整个布局以至款书,均可见作者营构上的独具匠心。

顾生岳  国画  维族老人  宁波美术馆藏

纸本 工笔设色 1982年 高56厘米,宽81厘米

顾生岳(1927——2012)是浙派人物画的创始人之一,擅长工笔人物画,这件《维族老人》是其代表作之一。画面描绘一位新疆老人手拄拐杖侧身而站,厚重的黑色棉袍和蓬松的髯白胡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淡化了背景环境和衣物纹路的处理,而是将更多的笔墨放到了老人的头部和手部上,而这两个地方正是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画家功力的所在。从老人的眼神中读者能看到一位长者的睿智和坚定,在老人满是皱纹的手上读者又能感受到人物所经历沧桑。

徐启雄  国画  秋颂  温州书画院(美术馆)藏

纸本 工笔设色 2011年  高72厘米 宽74厘米

徐启雄(1934——2015)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其作品擅长表现新时代普通民族民间劳动女性的形象,创立了新型的女性人物画范式。有“当代美人画的奠基人”之称。 这件《秋颂》颇能代表其人物画创作的风格特征。

周昌谷  国画  天问  周昌谷艺术馆藏

纸本 设色 1979年 高68.9厘米 宽69.6厘米

这件作品创作于“文革”后的1979年。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积郁多年的怨愤有了可以发泄表达的机会。在这幅《天问》中,周昌谷(1929-1985)借屈原的问天形象,实际上塑造了自己在呐喊。世间有那么多的不平之冤,委屈之事,老天你管不管呀?你不能不管呀!忠心爱国的屈原已经苍老,他的信念和与恶势力决绝的态度却从未改变。画面上的屈大夫翘首期盼,举手问天,尤其是那眼神、须髯,饱含着正义的力量。

蒲华  国画  竹石图  嘉兴美术馆藏

纸本 水墨 高178.5厘米 宽47厘米

 蒲华(1839-1911)字作英,嘉兴人,晚清著名书画家,“海派四杰”之一。其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他的墨竹画,潇洒奇逸,笔力雄健奔放,如天马行空,善用湿笔,水墨淋漓,线条流畅凝练,柔中寓刚,纵横满纸,风韵清隽,。在师承传统的基础创造出自己的风格。这件《竹石图》体现了其绘画的风格特征。

钱君匋  隶书  五言联  钱君匋艺术研究馆藏

纸本 水墨对联 高128厘米 宽37厘米

 钱君匋(1906-1998)是一位涉猎音乐、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书籍装帧诸多领域的艺术大家,其晚年以书画为主,书画老而弥灿,渐入异境。相比于画其书法成就尤为突出,其书法数体兼工,无论大字小楷,挥写自如,而其中以汉简体隶书最能代表其面目。他的隶书,是有一个由汉碑转而入汉简的师法和探索过程,这件作品正是其这个转型时期的典型作品。

张宗祥 行书  采桑子·重阳  张宗祥书画院(纪念馆)藏

纸本 水墨 高136厘米 宽67.5厘米

张宗祥(1882-1965),现代学者、书法家。谱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人。建国后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等职。张宗祥书法取法李北海,兼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其书一贯重视大章法,认为写字并不难,难在布局。字有大小、繁简、长短。一句中有时几个字重叠相连,如一山复一山,或行行重行行,知之为知之,通篇有一气呵成之妙。

陆维钊 篆隶书  陈毅诗赠同志  陆维钊书画院藏

纸本 水墨 1974年 高68厘米 宽41.7厘米

陆维钊 (1899—1980)晚年以书法卓绝,驰名于世,溶篆、隶、草于一炉,圆熟而精湛,凝练而流动,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现代“螺扁”,人称“陆维钊体”,独步古今书坛,是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这件作品即其典型独创的“螺扁”体,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亦称为扁篆。这是陆维钊在书体上之重大突破与创造,也是对当代书坛的杰出贡献。

李叔同 行书  信札  李叔同纪念馆藏

纸本 水墨 1933年 高21.4厘米 宽15.3厘米

这是一通弘一法师(1880—1942)1933年驻锡南闽时期写给其学生刘质平的信,由刘质平舍命保存下来。2000年,刘质平之子刘雪阳捐赠给了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弘一法师自1932年末由温州赴闽后与学生刘质平再无见面之机缘,一切往来皆由书函。因修持律宗,严守戒规,晚年身体羸弱,自言南闽气候更适其老病之躯。然刘质平与弘一法师的感情未曾隔断,刘质平常常随信奉上供养之资,弘一则书佛经、佛语以示感恩。二人师生情缘甚深,此札是两人师生情的见证。

吴一峰 国画  峨眉龙门峡  吴一峰艺术馆藏

纸本  设色 1957年 高66厘米 宽47厘米

吴一峰(1907——1998)一生写尽四川山水。峨眉龙门峡两岸山峰对峙,高耸如云,天青水碧。峭壁如削,天开一线,状若一门,形势甚为险要,因此有人说它“不是夔门,胜似夔门” 。龙门胜境历来是乌江航线上著名的景点。作品画面峰峦高耸,奇峰林立,怪石纵生,树木茂盛,飞瀑直下,云雾缭绕,峡边岩壁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时栈道的遗迹。作品正值作者精力最为旺盛时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丰子恺 国画  田翁烂醉身如舞  丰子恺纪念馆藏

纸本  设色 1963年 高34厘米 宽37.5厘米

丰子恺(1898-1975)此作取材自宋代宋伯仁《村田乐》诗句,以诗意入画,醉酒的老翁踉跄前行,憨态可掬,连搀扶他的小孩都忍俊不禁,船夫持桨站立在船头,待送醉翁渡河,画面洋溢着和乐愉悦的气氛。作品落笔轻松随意,捕捉生活的场景,并引诗意入画,充满诗情画意与闲适的生活情趣。

费新我 草书  陆游诗句   费新我艺术馆藏

纸本  水墨 1983年 高123.5厘米 宽40厘米

费新我(1903——1992)是用左腕运笔而名闻遐而的当代著名书法大师,其行草书不受前人羁绊,参以隶法古拙朴茂,楷书碑法之敦厚,富有画意,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吴昌硕 国画  独松关   吴昌硕纪念馆藏

纸本  水墨 1895年 高128厘米 宽59厘米

吴昌硕(1844——1927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其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也作山水。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诸乐三 国画  设色棉花   安吉文物局藏

纸本  设色 1974年 高136厘米 宽66厘米

诸乐三 (1902——1984)将棉花引入中国画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在表现白茸茸的棉花时,用勾中带皴,虚实相间,中侧兼用的笔法,又以淡墨在花朵外大肆渲染、烘托,再以奔放的笔触画出经霜暗红的叶子,将棉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形质俱佳,成为诸乐三之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张书旂 国画  秋树小鸟   浦江美术馆藏

纸本  设色 1948年 高69厘米 宽40厘米

张书旂(1900-1957)花鸟取法于任伯年,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形成色、粉与笔墨兼施的清新流丽画风而独标一格,其“白粉”技法为中国画一绝。吕风子赞他“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卓绝,当代无与抗衡者。”

吴茀之 国画  蔷薇雏鸡   吴茀之纪念馆藏

纸本 设色 1948年 高136厘米 宽68厘米

吴茀之(1900-1977)是现代中国花鸟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擅写意花鸟,作品刚健清新,婀娜多姿,潇洒跌宕,以气韵胜,并为国画创作开拓新题材、新风格、新笔墨。他注重写生,敢于突破传统题材的樊篱而直取自然,表现了超凡的创作胆略。

陆俨少 国画  东风都在向阳枝  丽水美术馆藏

纸本 设色 1982年 高68.5厘米 宽33.5厘米

一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1909-1993)同时兼擅梅花、竹石。其梅花是山水之外的一种雅逸之趣,梅干苍劲老辣,梅朵别开生面。老干疏枝,自出新意;香蕊粉瓣,绕有生气,给人一种向上的激情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