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故宫开戏台!看畅音阁如何玩转“特效”

经典艺术2017-09-21 14:22:57

1505959641526.jpg

古代宫廷后妃看戏的场景是怎样的?没有特效的时代,如何给皇帝呈现一出美轮美奂的大戏?在整肃森严的故宫宫殿群中,有一个华丽的去处:畅音阁。

经过长时间的修缮,9月19日晚,沉寂了百年的畅音阁再次响起袅袅清音,畅音阁于此日开始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当天参加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的中外2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成为首批观众。

1505959649940.jpg

畅音阁演出效果图

畅音阁戏曲馆,位于乾隆皇帝为自己养老修建的太上皇宫中,由畅音阁(戏楼)、扮戏楼(后台)和阅是楼(观众席)组成一个完整的清代宫廷“大戏院”。畅音阁,原是专为重大节庆演戏时所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今天人们看到的畅音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 先后进行过修缮,是清代乾隆时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层大戏台。

1505959649633.jpg

巍峨华美的畅音阁

1505959649750.jpg

站在畅音阁戏台上俯瞰阅是楼

畅音阁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仿畅音阁规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其中,避暑山庄清音阁戏台1945年毁于火灾,目前三层戏台仅存乾隆时期的故宫畅音阁戏台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兴建的颐和园德和园戏台。

我们可以从现存乾隆年间的绘画中可以一览当时皇上携后妃在清音阁听戏的盛况。畅音阁与清音阁形制相仿,可以想见畅音阁演出时的情景当与此类似。

1505959649550.jpg

《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图》(清乾隆,纸本,设色,长55.6cm,宽91.1cm)

畅音阁一般都在什么时候有演出?

据了解,畅音阁是专为重大节庆演戏时所用,每逢各种节日,如元旦、端午、七夕、中秋、除夕以及皇帝登极、帝后生日等重大庆典,皇帝都要在宫中看戏。

畅音阁规格甚高。为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与南边五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

1505959649739.jpg

站在凸出的戏台上抬头看,由于戏台曝露在外面,栉风沐雨,彩色的花纹部分脱落,但依稀可辨当时的色彩与图案的形状。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为了保存古朴原貌,修缮时没有再用现在的颜料进行修补。

1505959649754.jpg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晓溪 图

寿台作为最下面一层的戏台,最大最华美。面积210㎡,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

后台大有文章

除了华美的正面戏台,畅音阁戏楼的“后台”也大有文章。

1505959649860.jpg

这是一周之前正在修缮的第一层,即“寿台”的后台,空间高而阔。

1505959649332.jpg

一周前,站在通往第二层“禄台”的楼梯上俯瞰“寿台”的后台。

注意,三层台之间设天井上下贯通,上中两层井口安设辘轳,直对下层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戏目时,用辘轳把幕景和演员从上面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福台和禄台则只在一些神怪戏中才用。

1505959649670.jpg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戏台上铺满了这样的木条,木条上面有一个拉手,这样的木条是可以揭开的,

抽掉木条就可以悬吊类似祥云等的布景,以及可以给演员“吊威亚”,制造腾空的美轮美奂的效果。

第二层“禄台”的内景,以及从“禄台”看向第三层“福台”。

此外,除了地面上的三层舞台,地下还有一个“地下室”。在第一层的台面中部下方,有一排水泥台阶直通地下,地下是一片黑暗,只有舞台上方稍微透一些光进来。

1505959649587.jpg

这个地井是做什么用的呢?地井内安装有绞盘,平时用木版盖着,盖板可开合,可以根据戏剧的内容,把布景和人物从地下托出台面,造成从地下或水中钻出来的戏剧效果,例如表演“地涌金莲”一场戏,就要从台底下慢慢钻出四朵大莲花来,一朵莲花上坐着一尊菩萨。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

1505959649258.jpg

关于地井的介绍图

1505959649556.jpg

整个畅音阁的设计图

畅音阁和阅是楼区域在1944年由故宫博物院举办“戏剧陈列”,1949年举办“阅是楼原状陈列”,1950年举办“清代宫廷戏曲资料展览”,1983年为“戏曲资料陈列馆”,2004年举办“清宫戏曲展”。

2017年的戏曲馆提升改造,着力强调宫廷戏曲的独特性,彰显畅音阁建筑的“大剧场”特色。通过新的参观流线设计,将扮戏楼纳入展览,贯通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三个空间,令观众一睹剧场全貌。扮戏楼通过两侧廊道联通阅是楼观众席,通过廊道墙面戏曲图像装饰,烘托观戏氛围,同时在廊道和阅是楼设置茶席,为观众提供舒适的看戏空间,并将逐步在畅音阁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称,宫廷戏剧馆的展览特色在于:不强调文物展陈数量,而是把观众更多的视线引导到舞台上,通过演员穿着和使用各类宫廷式样的戏曲文物复制品,让通常陈列在展柜里的文物动起来。同时通过地下室强调畅音阁戏台的独特,让各种机关在戏曲演出中使用上,实现动态的宫廷原状展览。

9月19日当晚,中外艺术家们在这戏台上进行歌剧、昆曲、京剧等艺术形式的表演。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