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展示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习作

经典艺术2017-11-10 14:05:58

1510291532796.jpg

博物馆之岛:新卢浮宫

开幕盛典,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萨蒂亚岛,11月11日 

耗时十年建造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将于今年十一月与萨蒂亚岛上的博物馆城同时开幕。这个大型建筑群项目由法国建筑师让·诺维尔主理,他的设计概念是将该区打造成为一个文化群落;名为「光雨」的晶格状穹顶覆盖整座博物馆岛,其灵感源自伊斯兰传统的圆顶建筑。

参观者可经陆路或海路进入,在这座文化小岛的「街巷」中漫游;除主博物馆外,岛上有一座儿童博物馆及研究中心。全岛共有五十五座独立建筑,近半是画廊,内里有永久收藏和限期展览,以及吉塞帕·佩诺内、珍妮·赫兹受委托创作的艺术品。其中,珍妮·赫兹与诺维尔合创了一件镶嵌于建筑墙身的艺术品。「在建筑物里嵌入赫兹的作品,可不只是为了装饰」,博物馆总监曼纽尔·拉巴特说:「这样最能展现她所带来的影响力。」

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的目标是成为「阿联酋的国家级博物馆」,因此展览内容纵横广博,涵盖史前以至当代艺术。开馆之初有三百件馆方珍藏;法国各大顶级机构另借出共三百件展品。当中包括庞毕度中心收藏的爱德华·马奈1866年作品《吹笛手》;罗丹博物馆所藏——奥古斯都·罗丹在1904年塑模、1925年铸造的《桶里的酒神巴库斯》。

法国各大机构提供的支持项目陆续有来;多间博物馆计划在未来十五年内每年举办四场展览。第一场大型展览将聚焦卢浮宫收藏的十八世纪艺术品,并展现巴黎卢浮宫与这座阿联酋文化新地目标联系。

1510291563527.jpg

米开朗基罗的纸上作品:「神人」手迹

「米开朗基罗:绘图与设计天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2017年11月13日至2018年2月12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理念是肯定人类的创造力量,米开朗基罗当时是公认的绘图大师,他掌握精湛入微的制图工艺、前所未有地以概念思维综合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驰聘于广阔的艺术思维空间中。米开朗基罗在生时已被公认为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代的人更称颂他为「神人」。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延续至今日——戴维像、西斯丁大教堂穹顶壁画是现今家传户晓的艺术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新展览将全面展示米开朗基罗的大量素描习作,今次的规模超越该馆过往任何米开朗基罗展览。本展展示约150幅素描作品、三件雕塑、建筑模型和大量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以资比较。重点展品包括1487至1488年的《圣安东尼受难》,是米开朗基罗目前仍存最早期的油画作品,当时他年仅十二或十三岁。

画中圣安东尼遭异兽围困折磨,场景可怖,可证米开朗基罗少年时展露的艺术天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欧洲油画部主席凯斯·克里斯特森指出:「艺术家在这般青涩的年纪选择这样的题材,异兽的姿态各异而且复杂,可见他创作时持久刻苦的耐性。他肯定享受这样的挑战,而这类题材亦让他的想象力得以恣意奔驰」。

这幅作品预示了米开朗基罗日后巨细无遗的描绘风格,他好用这种深入描绘细微之处的方式,捕捉生命的活力、审视人体的奥妙构造。《赫拉克勒斯的三个任务》约出自1530年,半神人的肌肉偾张,强大的力量蓄势待发;另一幅1525至1530年间的《圣母与圣子未完成草稿》,洋溢慈母哺乳的温馨气氛,艺术家对光影的运用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米开朗基罗一生创作皆不离素描,这些纸上作品展现这位天才的超凡技艺和无穷想象力,与任何已实现的油画或雕塑作品相比毫不逊色。

1510291593262.jpg

移动影像:亚洲新光影

「全景电影:东南亚艺术及移动影像」,新加坡美术馆,2017年11月17日至2018年3月18日

新加坡美术馆将继续一场新型展览,集合东南亚区内多位以移动影像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

传统电影创作方面,参展艺术家包括黄汉明,他的2012年作品《再造唐人街》重演1974年罗曼·波兰斯基的原作中的重要场景,原片由杰克逊·尼可森和菲儿·敦纳薇主演。艺术家本人原片剧照背景前表演片中的不同角色,从而审视洛杉矶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电影中用戏剧方式演绎的巧妙之处。

另一位新加坡艺术家朱婧同样以城市生活景观为创作题材。她的装置艺术集中呈现大都会里不同文化区域的共性:酒店里过客匆匆的气氛、将人孤立起来的现代办公室工作环境。

哈亚缇·莫赫塔通过一段影片探讨文物和文化身份,该片拍摄一座位于马来西亚怡保的殖民时期建筑法林别墅。印度尼西亚艺术团体特罗拉马亦采用这种低保真(lo-fi)时代的创作方法,他们用日常对象为题材,制作定格动画。2007年作品《Zsa Zsa Zsu》用几千颗钮扣和珠子,制作出一项多彩技术表演,演绎摇滚乐队RNRM的作品。

泰国「像数艺术家」奥姆利奥也用二进制技术创作。他的作品画面复杂,令人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8比特计算机游戏,在怀旧之余表达对当下社会发展的关注。

1510291623959.jpg

艺术城市柏林:四位青年当代艺术家

「国家画廊大奖」是德国最高荣誉的艺术奖,每两年颁发予一位居于德国的四十岁以下艺术家,不论国籍。今年的被提名人作品展将于汉堡中央火车站展出,展期至2018年1月14日,主办单位将于今秋公布奖项花落谁家。无论四位当中何人得奖,每一位都是艺坛炙手可热的新星。

得奖者及其作品:

索尔·卡勒罗,《花园内》,装置景观(Sol Calero, Desde el Jardin, installation view )

戴维·达勒画廊,格拉斯哥,2016年( David Dale Gallery, Glasgow, 2016 )

阿尼兹卡·珀斯卡,《我的小星球》,2016年( Agnieszka Polska, My Little Planet, 2016 )

伊曼伊萨,《劳动》(为2012年而作的素描),2012年 ( ImanIssa, Laboring (Study for 2012),2012 )

1510291650760.jpg

柏林三事:默林祭坛画

让·富盖《默林祭坛画》双联画,柏林画廊,展期至2018年1月7日

柏林画廊将举行一场珍品展览,观众可欣赏到一幅十五世纪法国名画家让·富盖的双联幅油画杰作,今次是两画在八十年来首度重逢。左幅描绘本作委托者艾添·查沃利尔,他是法国查理七世的财务主管,画中他跪在圣史蒂芬身旁祈祷。右幅描绘袒胸露乳的圣母与圣子,此部分属荷兰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收藏,该馆目前闭馆重修。

1510291681226.jpg

柏林三事:罗丹与作家

「罗丹—利克—霍夫曼斯塔:男人和他的灵感」,柏林旧国家画廊,2017年11月17日至2018年3月18日

这件不太引人注目的小型青铜像《男人和他的灵感》,是一场展览的主题作品;该展集中探讨罗丹对作家的影响。此雕塑是奥地利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1874–1929年)的委托作品,它后来启发了诗人瑞纳·玛利亚·利克(1875–1926年) 写出诗歌《灵感女神》。此展集合来自柏林国家画廊、巴黎罗丹博物馆和不莱梅市立美术馆珍藏的罗丹名作,利克和霍夫曼斯塔的作品亦会同场展出。

1510291709908.jpg

柏林三事:互相凝望

假如中非神话英雄与哥特式后期基督教艺术人物形象站在一起,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多纳泰罗丹的1429年作品中那位《摇手鼓的丘比特》会否邀请十六或十七世纪贝宁王国的公主共舞?柏林博德博物馆将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展览,将柏林民族文化博物馆所藏七十件非洲雕塑,与来自拜占庭、意大利和中欧各地的雕塑作一场面对面的展出。

柏林市内有数间顶级博物馆,收藏并展示许多从前只属于私人收藏的珍品。汉堡中央火车站的当代艺术收藏是其中之一,它1960年以来三个大型私人收藏的内容为建立基础,目前作半永久展出。其他公开珍藏的私人收藏家包括传奇画商海恩兹·伯格润,他建立的伯格润博物馆在1996年开幕,展示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的作品;克里斯蒂安与卡伦·博若斯在2008年开始将其当代艺术珍藏放在一个二战碉堡内展出;朱莉娅·司托舍克在2007年开始,在杜塞尔多夫将珍藏公开展出,去年更在柏林设立展览分馆。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