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周松参加第三届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

经典艺术2018-03-05 15:07:51

标注1:会议海报.jpg

第三届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International Robo-Philosophy Conference) 于2018年2月14至17日在维也纳大学举办。此次大会以“设想社会中的机器人——政治、权利与公共空间”为主题,邀请全球在人文社科领域内研究探索机器人有造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参会。来自14个研究学科和20多个国家的国际专家们在会上以跨学科与机器人研究的角度,从哲学、机器人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律、艺术和经济等多重视角共同探讨“机器人革命”的含义和机遇。

标注2:大会组织者Mark Coeckelbergh教授在大会上发表开幕致辞.jpg

大会组织者Mark Coeckelbergh教授在大会上发表开幕致辞

标注3:David J. Gunkel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专题演讲.jpg

David J. Gunkel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专题演讲

标注4: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JPG

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

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始于2014年,由丹麦奥胡思大学机器哲学研究部门发起,会议每两年一届并将持续至2020年,在欧洲各个国家的哲学学术中心召开,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和唯一一系列以“人文社科和社会机器人学研究” 为核心主题的学术盛会。

标注5:维也纳大学.jpg

维也纳大学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是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德语区国家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始成立于1365年,是2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母校。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和量子力学的开创者艾尔文·薛定谔等都是该校的杰出学生。

标注6:会议海报.JPG

会议海报

标注7: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JPG

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

此次大会共举办了9场专题演讲,另设主题涵盖广泛的39场分组会议,53场研讨会,并包括6张学术海报展示。同时,宣读了100多篇研究报告,会后还将公开发表,内容十分丰富。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以及随着机器人技术进步所引发的在不同哲学分科如本体论、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里的思考。哲学家和会议的组织者马克·考克伯格教授(Mark Coeckelbergh)说道:“在产业和社会面貌变革之际,我们需要及时和高度重视发展机器人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变迁。自动化被视为提高生产率的新战略,许多国家正朝着“工业4.0”的智能制造和生产模式前进,将发展智能机器人列入本国的发展战略。然而,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人类/机器人关系所引发的各种法律、政策和伦理问题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社会风险?我们会有更多像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提出的不稳定无产阶级吗?还是“机器人革命”将开辟新路径,实现更大的社会正义?

标注8: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1JPG.JPG

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

Robo-Philosophy会议现场

会议海报

“自动化所带来的问题是全球人文科学研究者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大会的组织者和协办方负责人约翰娜·塞伯特(Johanna Seibt)和马可·内斯科乌(Marco Nørskov)说道。“政策制定者必须明白,对于智能革命,仅仅经济上的考量和标准的政策措施是不够的。” “机器人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只能在跨学科研究合作中得到解决,而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在这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将引导负责任的机器人技术开发。” 考克伯格教授补充说道。“当社会最需要它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的人文学科教育和研究近些年却日渐式微。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也是潜在的悲剧。”——塞伯特教授又说。

从左到右:艺术家周松, 艺术史学家Stacey Vorster, 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艺术与信息学教授、作家Simon Penny

第三届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有众多国际著名学者参与,包括著名经济学家与作家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 被誉为“现代机器人之父”的日本机器人专家石黑浩教授(Hiroshimi Ishiguro),英国巴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乔安娜·布莱森(Joanna Bryson)与加利佛尼亚大学艺术与信息学教授、作家西蒙·佩尼(Simon Penny)等。

会议议程手册关于艺术家周松的介绍

中国大陆艺术家周松也参加了此次大会,从艺术的角度与学者们共同探讨关于机器人革命的未来关联性问题。据向主办方了解,周松是唯一来自中国大陆,同时也是唯一以艺术家身份参加大会的与会者,代表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以一个多元化的学者身份来参与国际跨学科的学术交流。

从左到右:维也纳大学认知科学研究所主任Peter Rantasa,挪威奥斯陆大学信息学博士Rebekka Soma,艺术家周松,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哲学博士后David Jenkins,艺术史学家Stacey Vorster

周松与维也纳大学哲学系主任Mark Coeckelbergh合影

周松以科学、哲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思考和探究人与宇宙的关系、 科学与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他讲到:“我在思考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如何用哲学的思维去理解艺术和创作艺术,同时探讨艺术和科技能产生什么样的关联性?在我的作品《新创世纪》,《逆时空》,《暗意识》和《弦的蠕动》中,我突出体现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性的思考与表达,这与大会的研究主题是不谋而合的。” 在周松的作品中可以解读到他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有着深刻的思考,也试图通过一系列作品来充分表达机器人革命这一与人类未来紧密相关的复杂问题。

艺术史学家Stacey Vorster发表专题演讲

艺术史学家Stacey Vorster发表专题演讲

此次,艺术史学家斯泰西·沃斯特(Stacey Vorster)以周松人工智能系列作品为主题,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科学与艺术交叉:周松作品中的认知,遇见与想象”的专题演讲与论文。论文中她提到:“引用是周松在《新创世纪》中采用的有力策略,因为这个引入的镜像既陌生又熟悉。镜像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这些机器人虽然不具有个性,但它们在姿态、关系和迫切关心自身生存上模仿了人类的情感…然而,这里的模仿行为一点也不能激发观众对这些机械体的认知。相反,以他们为主题的场景引发了人们的焦虑感:如果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人类的情感、悲伤和野心,那么他们与人类的区别是什么呢?同时具有相似和不协调属性的场景是德勒兹理论的表现之一,虽然镜像的存在肯定了世界的某一种版本,但它也打破了旧世界并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斯泰西·沃斯特(Stacey Vorster)这项研究有助于通过文化透镜来论述社会机器人的发展。

会议引用作品:

周松 《新创世纪》 布面油画  510x250cm  2014-2017

标注19:《新创世纪》 局部.jpg

《新创世纪》 局部

周松 《暗意识》 布面油画  60x80cm  2013

标注21:《暗意识》 局部.jpg

《暗意识》 局部

标注22:周松 《逆时空》 布面油画  190x130cm  2014-2017.jpg

周松 《逆时空》 布面油画  190x130cm  2014-2017

《逆时空》局部

周松 《熵 No.2》 布面油画  300x200cm  2016

周松 《弦的蠕动No.6》 3D数码喷绘  2016

微信图片_20180305150424.jpg

1982年出生于江西鹰潭市。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并获毕业创作一等奖。2006年—2010年签约于今日美术馆,2008年在北京艺术22院建立周松工作室,2009年至今参加国内外多个重要的艺术展事,2006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提名展铜奖,2012年获第五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绘画大奖”,2017年获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国际双年展“洛伦佐国际装置艺术奖”,2017年获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奖”。其超写实代表作品受到评论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13年起,周松开始以艺术、科学、哲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思考和探究人与宇宙的关系、 科学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在后人类主义时代的意义。并创作了一系列绘画装置、雕塑、影像作品。周松被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青年艺术家之一。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