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

经典艺术2022-03-15 11:56:58

image001.jpg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年首个特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开幕式于3月1日举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日本前文化厅长官、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副理事长青柳正规(线上),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古山,日本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公使志水史雄先后致辞。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周明,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张孝萍,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亮,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河北博物院副院长武彦平,长沙博物馆馆长王立华,甘肃省庄浪县博物馆馆长张建军,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王明旨,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郦金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以及清华大学师生、社会观众等近百人。

image002.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2022 年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所藏325件套世界古代玻璃为基础,又得到中国多家文博机构的藏品支持,举办“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特展,共展出近360件套古代玻璃艺术品。其中,“异”则包含了古代玻璃的“异域”“奇异”“珍异”“神异”等多种属性和内涵。本展以时间为轴共分“孕育与初生”“传播与融合”“绽放与辉煌”“西方与东方”四个单元,通过玻璃物质材料,以期展现人类的古代世界文明史、科技发展史、艺术史和贸易交流史的相关内容,从中窥见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意义、以及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性与伟大创造性。

展览现场

 

玻璃,是世界古代最重要的人造材料之一,乃由主要原料石英砂(SiO2)加上助熔剂和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的非晶态硅酸盐化合物,被誉为“火与沙”的艺术,价值曾堪比黄金,是对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伟大化学创造。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玻璃制品出土于叙利亚阿姆克平原(Amuq Plain)的帖尔叶犹底(Tell Judeideh)遗址,其年代约公元前三千纪早期。从青铜时代开始,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就始终闪烁着玻璃的光辉,欧亚大陆与北非各地发现各个时期的大量玻璃遗存,从中可窥古代多文明之间科学技术、材料工艺、多边贸易、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等系列要素的传播、演变、交流和融合,持物者虽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但数千年的琉璃光华,依然熠熠斑斓,讲述着文明的故事。

展览现场

 

中国新疆天山北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一系列公元前二千纪早期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均是费昂斯材料的人造硅酸盐制品。约从 2500 年前的春秋末期开始,直至近世,玻璃珠饰、玻璃器物和玻璃工艺,由陆路、海路迤逦而至中原。在本土消化并根据东方的审美和需求再造后,中国古代玻璃工匠创造出如战国眼纹玻璃珠(俗称蜻蜓眼)、战汉铅钡玻璃、隋唐铅玻璃、宋元钾钙玻璃和清代官造玻璃的华彩,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玻璃工艺体系和艺术趣味,进而影响朝鲜半岛和日本,无疑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吸收和融汇的典型例证。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于2022年1月25日至5月5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3号展厅展出。

展览现场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