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访谈】岭南画坛整体力量不弱 只是缺少精品力作

陈金章2017-03-16 14:39:59

陈金章的丹青岁月已有65个年头,经历了民国、“文革”、改革开放多个历史时期,艺海沉浮,感慨良多。出于他和关黎二老的师徒关系,以及突出的艺术成就,外界一般将其归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或“岭南山水画第三代传人”,但陈金章都给予否认。在他看来,艺术无宗无派,要有足够的心胸广取所长。对于中青年画家,前辈陈金章说得最多的则是,要避免市场的干扰,真正潜心“干事业”,多出精品力作。

语录

黄宾虹的画比较呆板凝滞,缺少足够的感情,题款也多是一段段的画论,而不是情感的自然释放。

赖少其先生的文化修养很了不起,但我觉得画面生气不够,尚没有完全成熟。

我希望中青年画家要静下心来,不要老想着多卖钱。

———陈金章

●谈山水创作

黄宾虹作品缺少足够感情

收藏周刊:您是如何走上山水画创作的?

陈金章:我一开始创作山水画也并不是出于热爱。我毕业后,黎雄才老师让我做他的助教,当时系里正缺山水画老师,就让我跟着他学习山水画。

收藏周刊:但此后您一生都致力于山水画创作,有何感悟?

陈金章:上世纪50年代,武汉抗洪,黎雄才老师踩着单车,挂了挂包和军用水壶,整天在大堤上奔跑、写生,创作出来的《武汉防汛图卷》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我深有感触,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在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有两座大山在我前头,那就是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怎么样跳出他们的圈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逐渐懂得,仅仅从形式和技法上下功夫,很难跳出他们的味道;而更直接地面对生活、更深切地感受生活是不二法门。我外出从不带相机,而是一支笔,非常认真地观察、写生。

收藏周刊:在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史,黄宾虹是一座公认的高峰。您如何看他的创作?

陈金章:黄宾虹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本理论与技法概括得非常好,他是一个总结者。但我们不能盲目崇拜黄宾虹,他也有他的弊端。比如,他的画比较呆板凝滞,缺少足够的感情,题款也多是一段段的画论,而不是情感的自然释放。艺术是要表达情感的,而不是一味地讲究技法。有一个黄宾虹就够了,如果都去学黄宾虹,艺术就发展不了。

收藏周刊:黄宾虹的文化修养非常深厚,对当下艺术家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陈金章:他的文化修养,包括书法、画论和美术史知识,的确对当下艺术界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潘天寿曾表示,画家要有三分书法、三分读书、三分画工,我是完全赞同的。绘画最终落脚点还是文化。我以前常给学生讲,画家不学诗词最吃亏,我也一直没有放弃书法的锤炼,因为没有线条就没有中国画。

收藏周刊:在您眼中,谁可算上20世纪山水画的高峰?

陈金章:傅抱石,李可染,黎雄才。相比于黄宾虹,李可染可以将情感更好地融进艺术中;黎雄才一直被学界忽视,我想,他迟早会被更多人认可的。有人说,在岭南,还有一个山水画大家,即赖少其。赖先生的文化修养也很了不起,但我觉得他的画面生气不够,尚没有完全成熟。有些理论家说,赖少其晚年病了坐在轮椅上做到了变法,这是不对的。

●谈岭南画派

我不能自封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

画家要以作品说话,其他都是废话

收藏周刊:外界一直将您认定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或“岭南山水画第三代传人”,您认同吗?

陈金章:我受了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三位老师的指导与教诲,艺术中有岭南画派的影响是肯定的。我可以说自己是岭南画派第三代,但不能说“传人”,是不是传人要交给历史来评说。在我眼中,艺术无中西古今之分,不一定要过多受某派影响,有好的东西就可吸收为己用。比如我吸收黄宾虹、李可染的东西也多,也借鉴了西方的素描与透视理论。

收藏周刊:著名评论家陈传席曾批评岭南画派传统功底不扎实,学者梁江则认为“岭南画派”已不存在,因为岭南画派倡导的“折中中西”理念全国皆是。这些您认同吗?

陈金章:不认同梁江的观点,岭南画派还是存在的,因为岭南画派的精神还在,“融合中西、现实关怀”的理念没有断。但如果说岭南画派有无真正的发展,就很难讲了。说岭南画派传统功力不够,也不太准确。像关山月、黎雄才老师,文化底子还是非常厚的。

收藏周刊:有评论家认为,岭南画派的艺术有一定的俗气,并分析这与过度注重写实有关,您觉得呢?

陈金章:早期岭南画派哪有什么俗气啊?你看高剑父的花鸟画,真是韵味十足。可惜的是,他的很多精品都在海外。必须承认,画派继承者的画面多了俗气。而这也与写实与否无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场的渗透与影响。

收藏周刊:像很多岭南画家一样,您的画面题款一般较简洁。有评论家称,书法是衡量绘画的一个标准,题款简单可能是书法等综合实力不够。您如何看?

陈金章:我的艺术主要从宋画那里来,宋画讲究绘画技法,而书法并非是核心要素。因此,我的题款都很简单。一个画家综合实力强、诗书画印全面当然是好事,但当下很少有这样的人。艺术的审美趣味还是要符合这个时代,而非刻意强调一种过去的标准。

收藏周刊:当下岭南画坛在全国格局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作为画界前辈,您如何寄语中青年画家?

陈金章:岭南画坛的整体力量其实不弱,只是缺少精品力作。画家关键是要出作品,看艺术性,不是看政治地位,也不是靠市场价格。画家要通过作品说话,其他的都是废话空话。我希望中青年画家把艺术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要静下去,不要想着多卖钱,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留给艺术;要多动脑,而不是只动手,否则就雷同了。

●谈美院教学

美院招生应赋予老师充分自主权

现在扩招问题太严重

收藏周刊:美术教育如何改革一直是舆论焦点,很多著名艺术家如陈丹青也曾有过反思,他因不满研究生招收要考英语而愤然辞去清华大学职务。

陈金章:我非常赞同陈丹青的观点。很多苗子仅仅因为英语不过关而进不了美院读书,实在是太可惜了,远比英语更重要的是对艺术的感觉。我一直主张给老师充分的自主权,让他去发现优秀人才。退休前学校让我招生,我就要求学校不得干涉。想当年,我曾跑好几个省去找得意门生。周彦生原来在河南一个县的文化馆做普通馆员,但我发现他很有艺术潜力,就把他招进来了。

收藏周刊:新快报《收藏周刊》也曾发起两次关于美院教学的大讨论,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杨之光先生认为,美院中青年老师的文化修养的确不够,但这是全国格局的问题。美院党委书记陈潮光则称,美院的师资并不差。您觉得现在美院的根本性问题在哪?

陈金章:美院教学关键是师资,但现在广州美院教师水平相对低,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比如林若熹、苏百钧等优秀老师走了,非常可惜。培养一个学生不容易,培养一个好老师同样不易。大学管理层要向蔡元培先生学习,要不拘一格,包容有不同意见的人才,充分发挥老师的自由度,而不要以莫名其妙的硬性规定要求老师,妨碍教学。另外,现在美院国画系及其它纯艺系扩招问题严重,学生太多了,一个班的人数是我当年做老师时的两倍,人太多老师很难兼顾,以至于大学毕业时还很难叫出个别学生的名字,师生关系也有点冷漠了。

名家简介

陈金章

1929年生,广东化州人。历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其中《长江的黎明》获中南各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龙腾虎跃》获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作品《暮韵图》、《南方的森林》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