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金山

    男,别署六泉子,导师李孝萱教授。留校工作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 

    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2007年9月作品《霜风》入选北京今日美术馆《全国优秀毕业作品展》。 2008年参加天津市“意库”创意艺术园区举办的《掘起80后》艺术展。 2009年应邀参加甘肃“香巴拉艺术节”,作品《草原的风》,《欢迎你远方的客人》参展。 2009年作品《一年之计在于春》入选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 2009年作品《岁月如歌》入选天津6号院首届“创意.创未来”暨2009年度天津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评选获优秀奖。 2011年7月作品《团圆节》参加天津市第二届青年美术节并获铜奖。

    1985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舟曲县。2003年9月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7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并保送研究生。9月加入团中央第九届支教团被派赴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支教一年。2011年7月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浅析中国写意画的现状与多元化发展

千百年来,中国画以儒释道精神为深厚的文化背景,以神韵、气象、意境等为审美的追求方向,中国写意画文化内涵深邃,抒情达意便捷,涉猎题材广泛,适应性强,主张“以形写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道出了写意画的艺术创作,必须把反映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和表现物象内在感情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写意画的意象造型,构成了中国写意画物我交融,主客合一,既观物又观我的宏观思维方式,使作品的表现达到了既超越表象、跨越时空,又默契着客观自然法则的幻化世界。

博大精深的中国写意画,源远而流长。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在这块古老的艺术园地里默默耕耘,继承、创造、发展。循环往复,不断积累,臻于完善。按史学家说法,文人写意画应该是始于初唐而盛于晚唐。明代董其昌给南宗画派加封了“文人之画”的头衔,并把王维成为文人画的初祖。王维,字摩诘,初唐著名诗人。并善书画。宋苏轼称其画:“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这评论概括了王维诗画的主要特色。而“画中有诗”正是写意画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写意画追求的高深境界。北宋文学家兼书画家苏轼更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观点,提出绘画不应以“形似”为满足,而应在“形似”之外另有追求,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意”的追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说:“古画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知者”。重“意”而不重“形”,成为写意绘画的基本原则。苏轼以后,历代写意画家,无不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着实践。元代绘画以文人画从成熟走向粲然大盛为主要标志。由于当时特定的政治氛围,汉族文人普遍存在着压抑感和失落感,在报国无门的心境下,把毕生的才华都倾注到了书画中去。耽情于烟云舒卷,以诗情画意求得心态的平衡和情绪上的舒畅。他们的作品野逸高致,放浪形骸。可以说元代的文人画把写意画推向了历史的高峰。一举奠定了写意画在中国历史上的无与伦比的地位。明代的文人写意画虽然是在宋元的基础上反战演变的,但也以强烈的主体意识,放纵的笔墨创造了新的辉煌。其中落魄文人徐渭最为突出,以狂放的笔墨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一代新风。他的作品至今仍闪烁着灼灼的光辉。至清代写意山水的虽有滑坡,但仍有石涛震古烁今,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影响甚大。写意花鸟画则异军突起,从清初的八大山人,到扬州八怪,再到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人或诗书画印兼能,或画风强烈突出,为后世所崇敬。写意画发展到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各种派别已呈多元之势。其中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机杼而开创新风的一代宗师齐白石,黄寅虹,潘天寿等人。有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开创中西文化合璧的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李可染等大师。

历代大师在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把一座座的艺术大山挡在了我们面前。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膨胀的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贫富不均的拉大,人们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急功近利的作品带着浓重的商品色彩充斥着展览和画廊。特别是老一辈文人写意画家相继离世后,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突现出来。投身于画画的人虽多,真正诗书画印能臻上乘的鲜有人在。近几年来写意画的创作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的学养和阅历千差万别,带着自己在不同的感情世界里塑造的绘画程式,仓促而急迫的跻身倍受瞩目的中国现代画坛。

在当前庞大的写意画大军中,画家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是院校毕业的西学基础的研究者,其二是师承某家某派的传人和再传弟子,其三是兼收并蓄、自学成才者。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特点。西学功底者造型能力强,但缺乏传统艺术的修养,印证到写意画的作品上往往是以笔墨来表现素描关系,中西结合尚处于夹生饭状态; 师承前辈大师者往往囿于一家,难脱老师藩篱,由于老师的竖的梯子太高了,学生没怎么费力就爬到别人上面去了,轻易得来的东西总是不怎么扎实。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者居多;自学成才者尽管知识较广,但由于缺乏系统教育,不时流露江湖习气,许多人则托名写意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是程式化概念化陈规陋习的延续。

在当前庞大的写意画大军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沉积,不分良莠,一味照本宣科,不越雷池一步,在故纸堆里爬行,以摹古为能事。东抄一山,西抄一水,拼凑所谓创作。作品缺乏生活气息和情感因素,虽自我标榜为传统,但精神实质却离传统文化的内涵相去甚远。

二是食人牙垢走捷径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是一个地区某画家创造的技法和程式,在全国展览中被认可后,立即就被盲目套用。以讹传讹;逐渐蔓延成灾,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肤浅的简单传导,只着眼于短期效应,不利于总体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三是有些人对传统持否定态度,全盘西化的另起炉灶。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的表现。凭借着自己在学校掌握的素描速写造型能力,直接套用写生稿作画,完全放弃了中国传统的笔墨程式。中国画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意画尤其如此。缺少了文化涵量的写意画,与地摊上几元一幅的商品画还有多大的差距。

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中西方文化大碰撞的背景下,许多人迷惑地找不到北了。分不清真善美还是假恶丑。看到别人成名成家了,一夜暴富了,心理失去了平衡。既然能找到一条急功近利的捷径,谁还去青灯黄卷面壁十年受那些寂寞之路的苦楚。现在是埋头研究学术的少,不思进取投机钻营的多,高水平能传世的作品少,费时费力哗众取宠的作品多。现在是只有群山没有高峰。最近二十多年,中国的写意画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多元化的新局面。就图式形态而言,基本上有三种。

其一是以传统的笔墨程式参以生活气息,创造既有历史文化沉淀又有时代感的新形式美,努力营造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在这个领域内,画家继承和发展了受书法影响的笔墨语言。重现笔墨语言对作品整体塑造的带动,以及笔墨本身独立的肌理美。在绘画过程中对笔墨纸等工具的选择,对胶、矾、水等辅助媒介的广泛应用也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

二是以现实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西方造型法则为基础,参以中国传统的笔墨技法,作品注重再现性,注重立意的新颖和图景的真实。写意的成分减弱了,即兴的制作多于随意的情感抒发。作品多以表现恢弘场景的主题创作为主,突出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和社会的变革。画家以扎实的造型能力,借助传统的笔墨程式,无论场景的空间感、物象的质感都与传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三是融入了抽象或平面构成的手法。以变形装饰的新程式手段,以区别传统和写实技法。作品注重形式感,其写意性虽弱化,但仍需相当功力的笔墨线条来支撑框架。笔墨的变化与构成的形式美相映生辉。但缺少笔墨质量的作品与图案设计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以上三种形态有其差异也有其共性,说到底,其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作品的文化涵量。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文化,作品中如果失去了文化底蕴,其艺术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在当下这个时代要继承发扬中国的写意画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学习。

一,文化修养,内涵积淀。当代的写意画技术性多于艺术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文化涵量低,这与画家本身的文化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画的创作,不但体现画家的天资和艺术功力,也反映着画家的情操和思想品德。既是画家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也是画家对社会、人生、自然造化的深刻理解。作品中所折射的深刻内涵,实质上画家人生观、美学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古人讲画为其人,画品即人品。画家在提高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要多下画外的功夫,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反复磨练,方臻上乘,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徒劳的。很多写意画大师都是通过毕生的磨砺最后大器晚成的。没有九十多岁的齐白石,就没有齐白石的艺术高峰。黄寅虹一生不求闻达,曲高和寡,终登大雅。

二,坚持书法学习。书法在写意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是指作品的整体气象。骨法用笔是塑造气象之关键,是要求笔墨的内涵要丰富多变,并非单独指力度而言。古今写意画大家无不从笔墨上找突破点,而借鉴书法的用笔就是一条很好的捷径,难怪前辈大师晚年仍坚持临帖的日课。当今许多写意画家不懂书法,或一知半解,作画下笔无方,无奈依靠制作来弥补,与中国写意画的精神实质就相差甚远了。这种先天不足也许在一幅画或一段时间内还可以应付,但要在艺术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就难了。任何容易得到的东西都是廉价的,任何流行的时髦的哗众取宠的东西都是短命的。

三、回归中国画传统的关照方式,把写意画的传统精神内涵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传统不是一个定式的图式面貌,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眼、心、手与自然的独特对话,是眼有取舍、心自升华的感悟,不是西方式现实在眼与手的再现。现在从事绘画事业的,很少有人不受到西画思维长期熏染的,甚至在初学绘画时如果没有扎实的素描水粉功夫也上不了专业院校,从事不了美术创作,所以我们的眼镜和思维与传统写意画的精神已经是发生偏差的,我们必须要从心与眼的根上反思、矫正。

当代的中国写意画,正在经历着一场更大的变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的写意画家无疑会成为未来写意画坛的铺路石。一方面是继承传统,使前辈的艺术家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吸收外来艺术,融会贯通,大而化之,研究世界美术发展的新动向。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今天,不管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西渐”,不论刮什么风,我们都要保持清醒,不能头脑发热。要坚守写意画的民族性,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绘画。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应遵循的艺术规律。任何违背这个规律的艺术探索终究是徒劳的,其作品也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二零一五年三月十六日于六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