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象群

    1961 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78—1982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1982—1987  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87—1990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0-2000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200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14-2016.11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2016.11-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第五届、第六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委会委员,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获得中宣部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人才,英国肖像雕塑协会会员。


艺术家的社会担当——访雕塑家李象群

李象群认为,艺术家的创作不仅要考虑如何展示美,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作品把一些社会问题体现出来,引发观众的思考,这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所在。艺术家应该把手中的画笔或雕塑刀等工具作为武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艺术家是普通人的一部分,他们应该站在群众的角度发声,这样才能体现艺术家的真正价值。
李象群曾带领学生到西北贫困地区体验生活,采风创作,一方面,他希望能把真正的美带给这里的百姓;另一方面,他也希望用雕塑这一艺术手段表现那里的人民和生活,并结合视频展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了解我们的国家。
李象群接受的是正统的学院式教育,他从中受益匪浅,但也意识到象牙塔的弊端:学生与社会接触太少导致毕业之后对社会的现状无所适从。于是他在798艺术区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与妻子一起创办了零工场艺术中心(现已更名为零艺术中心),以此来连接学院艺术与社会。运营艺术中心,李象群始终坚持“把学院的艺术推向社会”的理念,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为他们步入社会铺路;现在零艺术中心积极扶植青年艺术家,为他们举办展览,而这些展览基本上都是公益性的。
零工场艺术中心的创办,也让李象群与798艺术区结下了缘分。2004年,798艺术区面临被拆迁的命运,时任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李象群,向北京市人大提交了一份《保护一个老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一个正在发展的艺术区》的议案,并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多方奔走呼吁,最终798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避免了被毁灭的命运。
高校艺术教育要注重质量

对李象群而言,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鲁迅美术学院到中央美术学院再到清华美术学院,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培育起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他关心并倾力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对当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深感忧虑,也一直在尽己所能为消除这些弊端、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如此看来,李象群能够以教育界代表的身份而不是以艺术界代表的身份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更加合乎情理。

在2013年全国“两会”教育界的小组会议上,让许多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李象群那句愤慨的话语:“这是在做艺术吗?还是在做流水线上的产品?”他的痛心疾首源自他在一所美术院校附近的美术班上看到的一个场景:因为学生太多,老师举着喇叭向学生传授绘画技巧:一个苹果要用几笔画完,应该左一笔,再右一笔,横着是这个颜色,竖着是另外一个颜色……李象群认为,对于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他的想法与创意很重要,艺术教育应该是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这种简单机械的灌输式教育,怎么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这种看重数量忽略质量的情况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也同样存在。2000年左右,全国的高校扩招,不仅艺术类院校招生规模扩大,一些综合类大学也增设了艺术类专业。学生数量急剧扩大,相反包括师资力量在内的教育资源却是有限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如此,这一政策上的失误,也造成了学生就业难问题。艺术类毕业生年复一年地大量进入社会,而社会根本吸纳不了这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李象群做过调查,很多毕业生流落在艺术村之类的地方,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挣扎,有的甚至需要合伙吃饭。在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让他们发展艺术,是不太可能的。这一问题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产生的是一种负能量。再不解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艺术教育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的情感,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丰富,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李象群认为,艺术教育的普及应该体现在幼儿园和中小学,而不是高校的扩招。高校教育应该侧重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控制学生数量,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目前,社会上十分缺乏技能型人才,应该恢复侧重培养技能的大中专;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内容上应该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如本科阶段应该注重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像中外通史和艺术史之类课程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硕士阶段应该让学生大胆实验;博士阶段则应该进行理论总结。
李象群认为,现有的艺术院校招考制度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应予以消除。例如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一些对于艺术人才的发展十分重要的科目缺失,比如中外通史。通晓中外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球性的开阔视野,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提升思想高度,树立一种开放大气的民族心态,艺术家需要这样的心态。一些考试科目内容可以调整,比如政治一科,可以侧重于时事。因为时事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有兴趣,也更容易学。

另外,由于艺考文化课分数相对低,不少本不热爱艺术、专业潜质和功底并不出类拔萃的考生为了获得一张大学文凭而报考艺术类院校,凭着综合分数高被录取,造就了一批不热爱艺术的“艺术家”。在研究生考试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要改革招考制度,让那些真正热爱艺术、专业潜质和功底好的人才脱颖而出,被选拔出来精心培养。
语境对接是文化交流的关键

当今时代,在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背景下,提升文化软实力已被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外文化交流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就美术领域而言,则是中外艺术的交流。较之于“引进来”,如何让中国美术“走出去”是更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李象群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与西方文化进行语境对接很重要。他说,2001年之后,我们国家在文化领域倡导和实施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文艺方针,十几年来,主旋律文化发展繁荣昌盛,在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在对外交流中,也存在一些障碍,面临外国观众看不懂我们的文艺作品的问题。这种接受上的障碍,源于什么?是文化差异?民族差异?思维方式差异?还是关注角度的差异?值得我们思考。
李象群认为,主要是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关注点不同造成了语境对接的困难。他说,我们的创作主要是在谈家里的事情,而国际主流文化不分政体、不分种族共同关心的是和平与发展、生态与环境、人性关怀与人文精神等问题。在对外交流中,我们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外国观众会问:“你们要表达什么?”“与观众有什么关系?”“跟我们谈论的话题有什么关系?”……我们的主旋律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其内容、形式使之与国际主流文化相呼应,有效地传递并被认可,与其共鸣的同时,在辩证统一的发展中得到升华。他所说的“调整”,并不是屈己迎合,而是以一种高远的眼界和宽阔胸怀,在发扬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汲取世界主流文化中合理的、先进的因子,为我们的主旋律文化注入新力量,创造出一种更丰富、更具有包容性、更具魅力的中国当代文化,破解外界对我们的文化误读,真实全面地反应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展示出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提高文化竞争力,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李象群还递交了《关于拓展主旋律文化传播渠道,促进主旋律与主流文化融合》的提案,希望通过政协这一参政议政平台,使这一问题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最终获得解决。

曾经,李象群为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而苦恼,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他越来越明晰自己的道路该如何走,不管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