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采姣

    7岁习书,15岁习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一级美术师、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三角女子书画院首任名誉院长。作品先后十多次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哈尔滨双年展、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重要展览和赛事,并多次获得最高奖项及入会资格。曾获“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宁波市哲社科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2008-2011年艺术访学日本、法、德、奥等欧亚20国。出版有《李采姣花鸟画集》等专著8部,在《新美术》《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学术论文30多篇。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央广网、光明网、新华社内参选编等都曾对其进行过采访报道。

    参展及获奖情况:

    2018年

    《吉冠神州》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青联、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红耀东方》入选浙江省第七届青年美展并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浙江省文联、浙江省美协)

    受聘担任长三角女子书画院首任名誉院长

    参加“同学•飞扬•飞翔——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五周年”展

    2017年

    《素衣风度家园情》获“第八届浙江花鸟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李采姣花鸟作品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三境一陶然——李采姣花鸟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宁波美术馆隆重举行(浙江省美协、宁波市文联主办)

    获批“中国美术家协会2016年会员”称号

    新华社专访: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五个性”——专访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采姣

    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设立“宁波市文艺家工作室——李采姣工作室(美术)”

    《一夕练塘东》等6幅作品参加“艺德同行 智惠青州——60博士书画展”

    参加“走进新时代——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6年

    《秋光及物》获“2016·浙江省女美术家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虬龙》获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2016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中国美协)

    《啼梦报家国》入选“万年浦江”第二届全国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青荫千尺》入选“丹青扬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云之氤氲》获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中国美协)

    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学位及毕业证书

    《清气作衣 素养为廉》等参加宁波市美协赴美采风写生团并在美国俄亥俄州曾斯维尔市北美艺术文化基地展出

    甬城墨香·李采姣专题在CCTV-11频道播出

    《一品清廉》等3幅作品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设计学系2016年度毕业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军魂》《赞歌》参加“伟大丰碑——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绘画展”

    参加“素心若雪——《艺术市场》第二届全国女画家邀请展”

    2015年

    《云蒸霞蔚》获“南田风韵——第二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

    “三境甄采——李采姣花鸟作品展”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隆重举行

    参加“翰墨凝香——宁波美术家一带一路西望敦煌”中国画交流展

    参加“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生作品展”(浙江杭州·第五回展)

    2014年

    晋升教授职称

    在《美术报》上发表论文《中国花鸟画的“节点”与“结点”》

    在《浙江日报》上发表论文《“小”花鸟 “大”境界》

    参加“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生作品展”(湖南长沙·第三回展)

    参加“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作品展”(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第二回展)

    参加“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美术学博士作品展”(北京恭王府·第一回展)

    参加“两岸情”宁波·台湾书画交流展(台湾)


绘事后素

人生如织锦,千针万线,但每一针每一线都关乎到整张作品质量的高低、成败,李采姣这么年轻,已经是博士、教授、还不够著名女画家,成就不凡。究其原因,就是她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力争做得最好,都永不停留,一直向前。7岁习字,15岁习画,1995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2009年留学日本,2011年游学德意法奥欧洲诸国,2016年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实践类)。从书法到绘画,从历史、文学到美术学,自我完善、内外兼修的脚步从未停下。织好人生的针针线线,对于一位江南女子,对于一位人民教师,对于一位贤妻良母,这其中要付出多少艰辛,要下定多少决心,要做出多少牺牲,从中可看出她对艺术追求的坚定、执着、痴迷。

夫子云:绘事后素。正因有着如此漫长的求学问道,如此深厚的人文积累,如此强大的内功,才有了还不够著名的女画家李采姣。我对绘画不专业,下面从三个角度对采姣的艺术世界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转益多师是吾师

李采姣曾受教于劳坚清、霍春阳、吕云所、谢孔宾、何水法等诸师门下。在先生们的严格要求下,悉心学习、研摩历代大家的经典之作,从笔墨造型、色彩对比到构图分析,均作了一一剖析。大学期间,一边攻读历史学学士学位,一边兼修美术学课程。临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还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化了她整整一年时间。有时候为了一个局部的完善,找不同的临本进行比对,还拿放大镜反复地观察。四年的大学生涯,李采姣不仅完成了历史学方面的学业,还打下了绘画基础。

到天津美术学院读研后,紧跟霍春阳老师的三年学习生涯是她艺术之路上的又一次飞跃。她在天津美术学院攻读的是服装设计方向的硕士学位,但在其导师华梅教授的引荐下又拜霍春阳为师,继续国画花鸟的学习。霍老师对其关爱有加,不厌其烦地为她讲解、示范各种笔法、墨法,引导她有重点地研究了钱选、王冕、陈淳、沈周、唐寅等诸家,并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要求她去大自然中寻求创作的素材。在天津美术学院期间,她一边学习、研究服装,一边继续国画的钻研与探索,夜以继日沉醉在她的艺术世界中。

去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实践类博士学位,选择何水法成为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应该是她对自己多年从事服装设计和国画创作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的最终定位。“2013年以后,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国画创作中去。因为对我而言,做一个纯粹的画家,更好。”这是李采姣的誓言,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再一次明晰。何老师对其要求非常严格,熟读画论、精准临摹、多多写生,是其对自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博导以来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生——李采姣所提出的三条准则。鉴于此,李采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有时,为了完成一幅构图,她拿着速写本,到处去勾画不同天气、不同时段下的同一种花卉的变化,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表达的意向形态。同时还要找出历代大家在这种花卉表现上的创新之处,看是否能为我所用。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探究中,李采姣在国画上的创作才显得越来越从容。

二、秋水为神玉为骨

在绘画的表现技法上,没骨、写意、勾线晕染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让李采姣笔下的作品,既有恣意纵横、水墨淋漓的大写意一路,也有清新婉转、雅致隽美的小写意一路,更有柔和幽静、似澹实美的没骨一路。这其中,李采姣对没骨倾心较多。没骨,究其源头,可上溯到三国时期张僧繇创造的“凹凸花”技法。一般而言,五代徐崇嗣被视作没骨法的鼻祖,其创造的“落墨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清代的恽寿平就是这其中很好的一位继承者。或许是没骨法对创作者的要求比较高,恽寿平之后一直到近代,着力于此的画家鲜见。李采姣之所以选择没骨法作为自己的突破口,一是觉得没骨法和她的心性、气质、秉赋、追求等比较契合;二是认为没骨法中所特别讲究的水色墨形四者的高度统一,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挑战,她要迎“难”而上。因为在绘画创作上,往往强调水色墨三者的一体性,而忽略“形”的问题。事实上,形是基础,没有形,水色墨就缺少强有力的依托。

细细品味李采姣的没骨作品,顿觉涓涓细流荡漾其中。和她交谈中,发觉她在没骨上的用墨都是自己拿墨条和清水一点点研磨出来的,从不用现成墨汁;她所用的色彩也是自己打磨的,有时还用纱布细细过滤。可见这是一位极其用心、用情的画家。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水、色、墨、形四者亦如快乐的天使,从四面八方向人间传递着美好、纯净、雅致。

倾心没骨,并不等于就放弃写意。李采姣今年获中国美协主办的“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2016”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的《虬龙》就是一幅大写意作品。在她看来,表面的“豪放”只会暴露缺陷,徒增笑料,真正的大写意并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在对“形”的精准掌握之下的放松和随性。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始知真放本精微”一句让李采姣对“大写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

南宋邓椿《画继》中言:“画者,文之极也”。苏东坡说:“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可见,画家的才学修养才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李采姣非常注重自身的理论学习。

李采姣与其他女画家最大的不同在于饱读诗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学士到博士,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加上绘画技巧的不断提升,手中的画笔,直抒胸中块垒。她的画作有思想、有品味,小中见大,意韵深长。诚如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西泠印社出版社作为美术类专业出版社,发现艺术家、推广艺术家是办社宗旨之一,这次李采姣作品集在我社出版,我相信是她艺术之旅中重要的一站,是总结自己,提高自己的又一个节点,我也坚定地认为,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喜欢这位还不够著名的女画家。著名女画家,呼之欲出。

 (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  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