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大为

    1945年生,山东诸城。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分党组书记,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200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12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当选为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自幼随父母移居内蒙包头市,1968年从内蒙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 做过工人、记者、走遍牧区草原,淳朴、善良、勇敢 。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基本功扎实,并刻意求新,工、写皆精。作品严谨深刻并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

    刘大为是全能型画家,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兼精。他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刻画入微线条流畅,刚健爽朗,风格清闲,完全摆脱了旧人物仕女画柔靡琐细的积习。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更是继承了近代自任伯年以来包括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大师的优秀传统,其特点就是热爱人民、贴近生活、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笔墨潇洒、清新流畅。在他画的草原风情组画中,这些特点充分流露出来。

    近几十年来,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三十多次,是获奖最多的画家之一。是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中国画家。

    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200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有《漠上》、《马背上的民族》、《阳光下》、《晚风》、《帕米尔婚礼》、《草原上的歌》、《马扎归来》等。《马背上的民族》获第二届工笔重彩大展一等奖,《晚风》获1991年全国美展银奖和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

    作品《小骑手》藏于中国美术馆,《张华壮曲谱新篇》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阳光下》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 。

    作品《任重道远》被江泽民主席1992年访问日本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日本领导人。《打马球》获奥林匹克美展奖并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收藏。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人物小品》等。


刘大为画作东方式的美学

50388024_1.jpg


刘大为画作《晚风》一副清雅的工笔人物,同样的坐姿,同样的侧脸,不同的表达,中正平和,简雅含蓄。被评价为东方式的美学。与西方的表达直接、明确、外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多年前一个秋日的午后,朋友拿来一本画集,随手翻开,一幅清雅的工笔人物,邓公小平,名为《晚风》。

当时一闪念的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画作——《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年轻的拿破仑勒马回首,充满了大无畏的气势。画作巧妙地避开了拿破仑矮小、脸圆的特征,通过坚毅的侧脸,直立的烈马,把雄狮般的法兰西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是西方式的表达,直接、明确、浓烈、外化。

而这幅《晚风》,庭院之中,古槐之旁,邓公安然闲坐在藤椅上,殷实练达,神闲气定。

同是侧脸,同是坐姿,不同的是表达方式。

这是东方式的美学,中正平和,简雅含蓄。

画如其人,后来与作者刘大为老师见面,如子夏所言,“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一派谦和庄重的儒者风范。

交往渐多,继而发现大为老师豪迈爽朗,淳厚乐观。观其画作,则以大漠草原、雪域边疆居多。

究其根源,大为老师出生在宽厚平和的孔孟之乡,自幼受齐鲁文化和民间工艺的熏陶,其后移居内蒙,成长于草原。中原文化的儒雅和草原文化的雄健滋养了他的品格。

古之儒者,今之教师。大为老师任教之前,求过学,做过工,务过农,当过记者,深知学艺的艰难。故从教三十年来,倾囊相授,诲人不倦,至今不辍。桃李满天下,堪称今之大儒。

中国自古就有儒生游吟边疆的传统,尤其盛唐,出现了一批颇负盛名的边塞诗人。其诗风刚健雄壮,又不失细腻优雅。刘大为的画风刚健俊朗,风骨清雅,一扫旧人物画柔靡琐细、单薄苍白的积习,淳朴而诗,生活而歌,可谓当代中国美术之“边塞诗人”。

同时,刘大为的绘画也是中国美术近现代发展的成果。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最早提出了“美术革命”,“我们的国画疏浅,此事亦当变法”,明确了向欧洲西画学习的中国画变法思想。

康有为的弟子,徐悲鸿一脉相承,提出了“中国画的改良方法”,“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徐悲鸿身体力行,西来求法,在巴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进行了系统的西画训练,并在回国后,组建了中央美院和中国美协,引入西方绘画训练,融入传统中国画,创立了中国新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了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一批融贯中西的新国画名家,形成了中国画的新风貌。

刘大为正是蒋兆和等人的学生,他接过徐悲鸿、蒋兆和、黄胄等师长的衣钵,传承之中,孜孜以求,沿着新国画的方向,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

艺术的目的在于求新,进化的停止意味着死亡。中国美术百年来的发展见证了东西方美术的交融与演进。

这次巴黎画展回到了当年徐悲鸿致力于中国画改良的起源地,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画展,汲取法乳,学习交流,以益共进。

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