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筹建未来设计学院:开启未来设计种子计划

经典艺术2020-10-22 14:10:37

嘉宾合影


202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推出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中心是成立于2019年11月的研究型实体中心,并担任筹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的工作,学院有望在2021 年上半年正式成立。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

image003.jpg

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鹏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平


在中心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守军从学校战略角度介绍了学校在大湾区-珠海设立未来设计中心及未来设计学院(筹)的意义,并现场发布未来设计种子基金。中心主任及未来设计学院(筹)负责人高鹏全面介绍设计学科规划及招生计划,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平及王敏、许平、托尼·布朗(Tony Brown)、李琦和叶锦添出席发布会,并接受北京师范大学授予的特聘教授及学术委员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平颁发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敏颁发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委员许平颁发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鹏颁发聘书


image009.jpg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委员托尼布朗(Tony Brown)颁发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琦颁发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守军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叶锦添颁发聘书


同时,海尔、联想两大民族企业被聘为“校企协同创新伙伴”并担任企业导师单位,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王传东出席相关活动。《domus国际中文版》与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全球设计师数据库,关注学术生态,影响未来生活,出版人兼主编于冰出席发布会并签约。

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鹏与联想中国区品牌整合营销负责人谢鲤梅签署战略协议


image013.jpg

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鹏与《domus国际中文版》出版人兼主编于冰签署战略协议,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与《domus国际中文版》联合出版人李芊润共同见证


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鹏与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全球推广专项委员会秘书长徐浩签署战略协议


中心主任高鹏与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全球推广专项委员会秘书长徐浩签署了大型课题“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未来生活空间“项目设计合作协议,中心将参与明年迪拜世博会-未来生活空间的相关设计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为各企业颁发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为联想集团颁发聘书__从左至右: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联想中国区品牌整合营销负责人谢鲤梅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为《domus国际中文版》颁发聘书__从左至右: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domus国际中文版》联合出版人李芊润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为中华文化促进会颁发聘书__从左至右: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成员、艺术与设计联盟主席惠宣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副总经理周枢致辞


更具前瞻性的学科建设

未来设计中心将发挥文理综合优势,聚焦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设计项目与应用研发,与国际一线设计院校和国内优秀知名企业的对接与合作。中心将工作根植于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通过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理念。面向未来,明确提出设立“未来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未来设计教育”三个研究方向。


“未来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文化形态,具体课程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与环境设计等领域。“艺术与科技”针对科技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涉及AI人工智能设计应用、新媒体交互设计、认知学科等领域,对接国际前沿学科,创一流学术研究成果。“未来设计教育”是在教育学领域所做的创新研究,包含教学方式、课程框架、教材、认知学科教育等领域,另配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优势,开创设计教育跨学科的新方向。该领域对接北京师范大学传统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探讨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为嘉宾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校史


更加多元化的组织结构

未来设计中心采用“一 一 三”的机制,即“一个中心,一个学术委员会,三个实验室”的组织架构。未来设计中心主任及未来设计学院(筹)负责人由科技与艺术实践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今日美术馆荣誉馆长高鹏担任。


北京师范大学还召集了曾参与创办国内知名设计学院的多位院长组成专家团及学术委员会,聘任多位当代国际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前沿学者、专家共同把控学术战略,全面为未来设计中心及未来设计学院的筹建工作保驾护航。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前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担任,具有艺术家与教育家双重身份的他将作为“艺术学科带头人”指导学科建设。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评审专家,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担任“设计学科带头人”指导大湾区设计活动联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前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担任“设计理论带头人“指导中心未来评估。拥有数十年执教国际顶尖艺术学院并参与学术管理的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托尼·布朗(Tony Brown)担任“国际合作带头人”负责国际办学与合作。率先提出“数字城市与数字北京”、“健康中国与未来城市”重大概念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教授李琦担任“科技艺术方向带头人”指导国家级大型课题研究。在未来艺术与设计、互动教育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罗马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知觉理论专业和艺术心理学专业主席米利亚姆·米洛拉(Miriam Mirolla)担任“未来理论、艺术心理方向带头人”定义“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同时,曾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等奖项的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作为特聘教授担任“服装及舞美设计方向带头人”,凭借其国际视野及国际影响力探讨新东方美学。

新闻发布会现场


更多可能性的学生培养

作为领军面向未来的实践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将为学生提供理念落地的实践基地、国际交流的平台。未来设计中心将立足大湾区,成为未来创新设计窗口、未来设计师展示平台的“双创”基地。同时,中心成立的“未来设计种子基金”,专项用于扶持全球领域10-15个设计师和设计项目,每个项目支持50-200万资金不等,开启未来设计种子计划。“未来设计种子基金”面向未来全新社会环境,扶持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的实验合作,孵化具有面向未来意义的教学人才,这些扶持项目基于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文化形态建设,具有实验和市场的前瞻性。

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正式面向社会招收艺术硕士(设计方向),计划招生30人,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和未来设计学院(筹)联合培养,学制3年。授课地点兼顾北京校区、珠海校区,采取移动课堂模式,丰富教学场所和实践基地,将集中最优势师资,着力打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坚力量的“黄埔军校”。 同时,该项目设有奖学金和海外游学交流计划,覆盖比例约占录取人数的50%以上。

新闻发布会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招收(非全日制)艺术硕士


关于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FDC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未来设计中心FDC)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一个研究型实体中心。该中心负责筹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学院拟定于2021 年上半年建成。未来设计中心FDC根植于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通过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设立未来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未来设计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精确专业素养、专业前沿视野、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人文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开发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实验性设计产品,为设计行业的探索性发展提供先驱实践。

中心大楼效果图

寄语

“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聚集了一群卓越的学者和行业专家,他们代表着这个学科的水平,引领着未来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方向。我们希望在这里培养具有设计创新思维,敢于改变未来,影响未来的领袖型设计人才。”

——高鹏,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中心大楼效果图


人才定位

未来生活方式Future Lifestyle——面向实用及新文化形态的设计 
这是一个面向市场、面向新型互联网文化、面向基于新技术变革而形成的未来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的实用型产品的设计课程方向的研究。该领域研究体现人文关怀,对接具体产品和功能设计,链接广大文化设计生活应用。包括产品设计,信息传播与可视化设计、服装与首饰设计,空间与环境设计、时尚生活设计、东西方传统手工艺等领域课程。 
“未来生活方式”研究希望培养学生具有分析与预判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工具,了解机构和市场运行模式及产品开发流程,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的创造者和领军者。


艺术与科技 Art and Technology————面向前沿科技概念性的研究 
“艺术与科技”针对科技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涉及AI人工智能设计应用、新媒体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认知学科等领域,专注于对未来潜在可能性的概念性设计。 该领域研究对接国际前沿学科,争创一流学术研究成果,以发展前沿问题为导向,以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模式的科技性为根本,坚持可持续创新,培养具有跨界思维、综合解决能力、未来视野、系统化和策略化思维模式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未来设计教育Future Design Education————面向设计专业的教育体系开发 

“未来设计教育”是在教育学领域作出的创新研究,将培养未来设计所需的新型人才,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该研究致力于真正了解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了解世界主要设计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和逻辑、发展模式、课标体系、监察体系及体系建立的依据,最终发展出适合中国本土国情、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新型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涉及教学方式、课程框架、教材编写、认知学科教育等,另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image024.jpg

中心大楼效果图


导师阵容

谭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高鹏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今日美术馆荣誉馆长

王敏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办学位授权点调整评审工作专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许平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Tony Brown  

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曾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塞纳计划”艺术博士项目主任、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教务长

李琦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所教授,率先提出“数字城市”概念并将技术运用到北京奥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中,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Miriam Mirolla 

罗马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知觉理论专业和艺术心理学专业主席,世界领域“未来”概念研究


专家

叶锦添

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曾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等奖项


研究生项目介绍

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和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联合培养非全日制艺术硕士。项目汇集了北京师范大学最优师资阵容,发挥本校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强势学科的特长,由多位参与创办国内知名高校设计学院的院长组成学术委员会,并聘请多位国际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学者担任特聘教授,为硕士生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中国设计界中坚力量的“黄埔军校”。

image025.jpg

中心大楼效果图


招生人数

设美术专业艺术设计方向,珠海校区培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人。 


考试录取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只招收定向生。

初试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达到我校自主划定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具有复试资格。

复试包括面试和专业笔试,进一步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申请材料、思想政治表现等因素确定录取名单。


学制及学位

本项目采用非全日制方式学习,学制三年,每月集中上课。

学生按规定完成学业,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学费及奖学金计划

学费为96,000元,分三年缴纳;中心设有奖学金计划,覆盖比例约占录取人数的50%,课程期间将组织海外合作院校访学交流。


住宿

根据学生申请,课程期间协助预定住宿。


报考流程 

满足《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简章》报考条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系统报名,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一般每年12月),参加学校复试(一般次年3月),根据最终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咨询方式:

电话: 0756-3683976; E-mail: fdc@bnu.edu.cn 

办公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

官方微信:未来设计中心FDC(gh_7b29557667a1)

image026.jpg

中心大楼效果图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种子基金”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是北师大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和“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原则,打造的与北京校区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2017年8月,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签署了《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三方协力共同推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建设。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珠海校区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未来设计中心FDC)是成立于2019年11月的研究型实体中心,并担任筹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的工作,学院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正式成立。未来设计中心FDC将工作根植于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通过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设立未来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未来设计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精确专业素养、专业前沿视野、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人文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开发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实验性设计产品,为设计行业的探索性发展提供先驱实践。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世界正在走向新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电子化、新语言、新交流模式、体验感”的特征。但目前,未来设计领域在国内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对具有创新突破精神的设计师、设计工作室的支持亟待加强。为促进该领域创新设计师成长、凝聚全球优秀设计人才,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于2020年10月15日正式推出“未来设计种子基金”(以下简称种子基金)。


种子基金是专项用于资助全球范围内优秀设计师、设计团队、设计公司的公益性基金,希望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具有“未来创变精神”的设计师在交流、观察、研究与自我审视中不断成长,使其处于将艺术与科学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的创意与创新网络的核心位置。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希望借助种子基金,吸引全球优秀设计师汇聚珠海,将珠海打造成创新设计人才聚集地。 


种子基金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学院领军人物、世界重量级设计奖项评审委员、设计学科评议组专家等8人组成专家评委。


设立种子基金,有助于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在全球范围内发现设计人才,储备青年教师;广泛组织社会力量,联合开展设计创新研究;搭建新型实习实训平台,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设计创新成果转化。


二.专家评委

谭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高鹏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今日美术馆荣誉馆长

image029.jpg

王敏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办学位授权点调整评审工作专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image030.jpg

许平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Tony Brown  

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曾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塞纳计划”艺术博士项目主任、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教务长


李琦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所教授,率先提出“数字城市”概念并将技术运用到北京奥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中,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image034.jpg

Miriam Mirolla 

罗马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知觉理论专业和艺术心理学专业主席,世界领域“未来”概念研究专家


叶锦添

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曾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等奖项


三、资助机制

名额:10-15个创新设计项目

金额:每个项目50-200万元

2021.3公布最终入围名单,发放第一笔资助基金,占总金额30%;

2021.12 中期评估,向通过者发放第二笔资助基金,占总金额30%;

2022.10-2022.11 成果发布,发放第三笔资助基金,占总金额40%。

最终入围者优先考虑吸纳为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教师或合作伙伴。

 

四、申请条件

1、个人、团队、公司均可申请(“个人”指自然人,“团队”指由两个或以上自然人组成的共同体或法人单位,“公司”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

2、个人、团队或公司负责人需满足年龄25周岁以上;

3、研究领域或设计项目需满足未来生活设计、艺术与科技、未来设计教育任一方向;

4、最终入围项目需接受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优秀学生到项目中实习;

5、方案必须切实可行,且有合理的预算控制;

6、展览和展品应能在三个月的展览期内保持良好状态。


五、申请材料(中英双语)

1、个人、团队或公司所有参与者的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

2、个人/团队/公司简介,包括但不限于:联系方式、常居地、自我介绍、过往作品集或研究成果介绍;

3、1000-2000字主题陈述;

4、20页PPT以上方案介绍,包含但不限于:方案概念、方案执行、时间表、预算表。


六、提交方式

将申请材料PDF版于2021年1月15日前发送到邮箱fdc@bnu.edu.cn,邮件主题为“未来设计种子基金+姓名”

咨询电话:86-756-3683973


七、时间安排

时间 申请者 主办方

2020.10.15   发布“未来设计种子基金”

2020.10.16-2021.1.15 提交方案

2021.1.16-2021.1.24 初评

2021.1.25   公布首轮入围名单

2021.1.26-2021.3.21 修改方案

2021.3.22-2021.3.30 复评

2021.3.31   公布最终入围名单(10-15项)

启动第一笔资助基金发放

2021.7-2021.8 “未来种子基金”夏令营专题活动  

2021.12 中期汇报

2021.12 中期评估,启动第二笔资助基金发放

2021.4-2022.9 设计深化 专家辅导

2022.10 参加成果发布会及展览汇报

2022.11 第三笔资助基金发放结束


八、活动声明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凡主动提交方案的申请者,将被视为已对所提交的方案作出如下不可撤销声明:

原创声明:申请方案是申请者的原创,未侵犯任何人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该方案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否则,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将取消其申请与入围资格,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方案知识产权归属:最终入围方案的成果和版权归北京师范大学和设计者共同所有。


九、紧急终止制度

为保证基金能有效资助到合格的个人、团队或公司项目,对于没有实际执行能力、对设计工作缺乏责任感或无法根据预定要求完成工作的个人、团队或公司,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有权取消其资助资格。

在法律范围内,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未来设计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所有。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