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大地美术馆: 艺术乡建的理念、策略与案例论坛

经典艺术2021-05-11 17:58:48

image001.png

2021年5月1日,艺术北京博览会公众开放日现场,由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作为嘉宾主持,邀请艺术家卢征远、时代在召唤总经理孙爱思、圆歌文商旅集团总裁魏娜以及袈蓝文化产业集团创始人邹迎晞作为嘉宾展开了一场以“大地美术馆:艺术乡建的理念、策略与案例”为主题的论坛活动。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提出,我国进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次论坛借助于艺术北京博览会的广阔平台,邀请到深耕于乡村振兴事业的资深专家、学者和社会力量,从企业布局、建筑规划、艺术创作、落地实践等角度共同探讨、分享如何用艺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传承传统文化,修复村落文化生态,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image003.jpg

论坛现场

 

论坛开场,圆歌文商旅集团总裁魏娜作为产业的运营方,以“艺术驱动下的产业融合”为主题,首先向各位来宾分享了圆歌文商旅集团在河北落地的圆歌·易水项目,以及与艺术融合的在地经验。圆歌·易水的发展场域基于距离北京130公里、占地142平方公里的易水湖区,面向京津冀超过9000万人口传递“易LIFE,生活不难”的价值观。度假区整体规划围绕“一景一园六组团八村十二渡”进行产业布局,其中艺术是主要载体,包括艺术节、平行展与驻留计划等项目。4月28日举办的开幕仪式就位于易县田岗知行村,这里是艺术节的副中心,也是产业联动的重要抓手。

image004.jpg

圆歌文商旅集团总裁魏娜在论坛现场发言

 

易水湖度假区作为目前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城乡融合为方法论,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方面分别解决当前市场需求,结合农业、艺术、度假、运动四个产业。在此基础上,打造一种在地生活场景。“易水三年展”围绕三个主题“爱自然,爱艺术,爱生活”,每三年为一届,目前共规划了五届,未来将持续十五年。在规划布局上,有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共将开展六期,目前已成功进行了三期驻留,此外还有策展项目与征集项目。

依托于易水区域的好山好水,加上文化影响力,圆歌文商旅在艺术驱动下,有力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本。

随后,袈蓝文化产业集团创始人邹迎晞与大家分享了袈蓝作为城乡融合的实践者,关于“艺术为抓手解决城乡融合”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作为空间的设计师,袈蓝以“设计”为核心振兴乡村,近年来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通过艺术赋能乡村,以活动为内核,将空间作为载体。邹迎晞向到场观众与来宾介绍了袈蓝参与的桐庐大地艺术节、2022年第一届易水三年展、“焕彩旌阳”艺术季和“即墨欢乐颂”四个艺术乡建案例。

image005.jpg

袈蓝文化产业集团创始人邹迎晞在论坛现场发言

 

邹迎晞表示,袈蓝作为建筑设计方一直在思考艺术如何赋能乡村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从设计公司走向乡村运营主体,并不断成长。因此,袈蓝不仅常年深耕于设计领域,随着艺术的植入,也演变为一个综合文化集团。最后,邹迎晞以袈蓝的核心价值观“雕琢自己,成就他人”作为发言的总结,重温了袈蓝参与艺术乡建的初心与目标。

艺术家卢征远继续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自己亲身参与易水三年展,并于田岗知行村创作的户外雕塑装置作品《未来还长,刚刚开始》,通过具体经历讲述自己进行艺术乡建的实践与感受。他提出,在艺术乡建的实践中,艺术应当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家带着“种子”来到乡村播种下一个作品,具有“此时此地”的基因。《未来还长,刚刚开始》中包裹着的柿子树是易县当地特色树种,在传统文化中也寓意着美好与幸运。因此,不锈钢制成的雕塑绝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外壳,而是能够被生长在其中的树木撬动和激发的,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树木渐渐成长,有朝一日或许会突破装置,因此整件作品呈现出的最终效果是可变、可生长的。

image006.jpg

艺术家卢征远远程参与论坛发言

 

在发言中,卢征远强调了近年来自己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发掘的“共时性”概念,例如2015年创作的《合作公社》,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当互联网的流行使“共时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共享时间就取代了过去的空间概念。向观众征集材料,提供不同的东西给合作社,创作为作品,在互联网上拍卖,共享一段时间和回忆的概念。 

卢征远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便是在杜尚之后,当物品脱离美术馆的环境来到现实中的公共空间,物品应当如何保持艺术的概念?当艺术家来到乡村时,艺术充当的是沟通的介质,能够撬动共时的空间。这是公共艺术在今天重要的意义。

作为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时代在召唤总经理孙爱思以“土壤,人与记忆”为题,用数十个大地艺术的经典案例向现场听众讲述如何理解大地艺术,以及如何在中国本土展开实践,展望了艺术乡建的未来前景。

image007.jpg

时代在召唤总经理孙爱思在论坛现场发言

 

孙爱思首先从2016年艺术家克里斯托的浮桥装置项目(the floating piers)引入,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体验该作品的全部过程。当人们身处大地艺术之中时,不仅在观看艺术,也融入了艺术之中,亲身体会到艺术所传达的理念。

孙爱思从这一作品延伸出常见的“大地艺术”概念,是“大地”“人”“体验”共同构成了“记忆”,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大地艺术是自然的作品,是人的存在与文化的痕迹,为人类服务的景观。此外,大地艺术也可以作为文化的景观处处存在。

时代在召唤带来的多个国内外大地艺术案例引得论坛嘉宾和观众们纷纷拍照记录,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论坛最后,嘉宾主持彭玮邀请三位在场嘉宾上台,用一句话总结今天在此探讨艺术乡建的发言与感受。

image008.jpg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主持讨论环节

 

彭玮:站在企业规划的布局,可以选择很多手段进行赋能,为什么选择了艺术?

魏娜:艺术其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示方式十分多元,可做加减法。希望艺术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落地实践,给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价值感、收获感与思考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艺术本身的概念还是在育人,我认为这是特别好的一件事。作为产业方的代表,希望可以把这份力量本身的价值在我们的场域中释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之美。


邹迎晞:乡建要做好土壤,艺术就是做好土壤的一个重要配方,也是激活乡村的激化剂。


彭玮:艺术乡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面貌?

孙爱思:历史上的大地艺术并没有很多,因此每一件作品的存在都弥足珍贵,造成这个现象的核心原因则是艺术家们需要伯乐,即便有很好的作品创意,落实在社会中时也需要不同的产业方对于艺术的关注、对艺术家的信任和支持。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投以支持。

image009.jpg

嘉宾合影

 

论坛结尾,彭玮引用了一篇回顾纽约收藏家伊莱·布罗德的话:“当你与梦想家一起生活,你将会更富有。后人记得的是艺术家,而不是会计师。”这句话虽然很朴素,但能够给人们非常大的力量,艺术需要有这样一片土壤来播种理想。无论这颗种子最后生长成什么样子,但是为此付出过便也值得。正如“春郊即事”系列艺术展览活动的开幕现场,我们真正站在了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并不是一时兴起而喊出的口号,今天在场的嘉宾们至少在这一领域内深耕了十年的时间。因此,明年5月份,真心希望在座的大家能够相聚在易水三年展,共同看我们如何实现艺术乡建的梦想。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