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逆光:石海涛作品展亮相上海宝龙美术馆

经典艺术2021-09-17 17:47:59

image001.jpg

2021年9月3日至19日,上海宝龙美术馆推出“逆光:石海涛作品展”,这是艺术家近年来规模最大、作品呈现最为丰富的美术馆级大型个展。

石海涛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不到20岁就跟随戏剧大师林兆华先生做先锋戏剧,在艺术、戏剧、设计、传播等领域有丰富的业界经验与广阔的人脉网络,拥有众多的艺术作品与丰硕的跨界成果。

 image002.png

展出艺术家石海涛50余件作品,分别为架上油画系列与新媒体影像两部分,为观者打造一种全新的沉浸式的戏剧化体验,在这次展览中,体现了展览的三个特性:戏剧性、思想性、重构性。

策展人刘礼宾在前言中提到,纵观石海涛这8年的艺术创作,有两个方面值得引起关注。一是他基于戏剧舞美经历对于世界的观感——假作真时真亦假,由此影响了他的画面氛围营造;二是他以切片层叠方式对“名人”的重绘。

 image006.png

一、“剧场弥漫”

“戏剧在石海涛的人生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作品中体现有两个方面:一、舞台镜头聚焦方式所带来的画面的紧促感和压迫感;二、剧场氛围的弥漫性——历史和现实事件、戏剧剧情、观众席都被纳入其中。”

 

二、“切片层叠”

在这个图像时代,图像不是稀缺资源,“破解图像”成为了艺术家特有的艺术语言。“石海涛采用独特的‘切片层叠’的方法,在名人肖像侧面进行‘等高线’式的切片,用平涂或类似中国书法的书写把这些切片叠加在一个平面上。”

 image014.png

名家点评

在《灯光渐起》、《测光》、《话剧:我可怜的马拉特》、《扩音器坏了》、《首演》、《彩排》等作品中,石海涛有意缩短了画中人物和观众的距离,类似德洛克洛瓦的《萨丹纳帕勒斯之死》,观众被拉入了画面之中,由“旁观者”、“审视者”变为“目睹者”、“参与者”。这些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或现实或虚拟的场景和事件,无不搅动着我们的经历和既有的判断。石海涛在这里似乎并不想表态,他只是通过绘画“给你看”,唤起你的记忆,让你自己回到全球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之中,从而审视你的判断,进而让你反思判断的“立基点”——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形态、价值秉持乃至世界观。

——策展人刘礼宾《剧场弥漫和切片层叠——浅谈石海涛的艺术创作方法》

image020.png 

他将自己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画面中的大的历史事实的经验,就仿佛是一个霍布斯主义者转化为卡尔斯密特主义者。个人处在永恒的斗争中,国家也处在永恒的斗争中。一切都是处在永恒的冲突和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敌人,每个力量都遭遇每个力量的对抗。如果说世界是一个剧场的话,那么这也是一个永恒的战争剧场。

石海涛的作品有三重戏剧性:让生活充满戏剧性;让观众成为演员;让演员成为虚构。正是这样,他也拆毁了三种界线:生活场景和戏剧场景的界线;观众和演员,观众席和舞台的界线;演员的戏剧生活和真实生活的界线。在这里,戏剧统治了生活,更准确地说,冲突的戏剧统治、浸入和弥漫了整个生活。

——汪民安《世界的三重剧场》

 image026.png

我看来,石海涛的作品的要义之一就是力图通过对被景观化的肖像和群体的特殊描绘来洞察现代社会权力的密码,并对芸芸众生的生命形态和自由意志予以意味隽永的观照。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胡斌《肖像景观与群体再思——石海涛作品中的“生命政治”》

image032.png

艺术对话现场,从左至右:宝龙美术馆副馆长张琰,

艺术家石海涛,编剧、策划人、影评人、书评人史航,策展人刘礼宾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